?
某些基金機構或
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及私募基金銷售人員在推廣的時候,都會信誓旦旦的說他們的基金可以做保本,但是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私募基金有規定,不允許在合同及宣傳上給客戶保本或者宣傳絕對有收益等承諾,不然這個私募基金就是不合規的。
所有的投資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無風險,如果有任何人向你承諾私募基金是保本的或者是絕對有收益的,可能是為了忽悠你,在投資之前最好去查看這個私募基金是否有備案登記以及有無異常風險,一般正規的私募基金還會向投資者說明風險程度以及調查他是否有資格投資。
一般投資者不知道這個私募基金風險程度是什么樣子的,在了解完它的基本情況無違規之后,可以從私募基金管理人哪里了解他們是用那種風控體系設計來進行資金的投資的,例如有:CPPI策略、優先劣后的方式、夾層結構產品等方式以及采用結構性設計和控制投資比例的方式,這些都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常用的風控方式,來為投資者做到保本甚至是保收益。
下面簡單地分析CPPI策略基金、優先劣后、夾層結構產品這幾種方式的特點:
1. CPPI策略基金。CPPI策略就是公募基金中的保本基金采用的策略。
其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大部分資金用于投資類固定收益投資如債券、新股及分級基金A等,負責累積安全墊來保障本金、獲取一部分基礎收益,同時用一小部分做風險投資博取一定的高收益,拉高整體資產的凈值。
因為債券等低風險資產的違約概率較低,因此這樣的策略機制能夠比較大概率地保障本金安全,同時又能獲取一定的超額收益,也就是所謂的“進可攻,退可守”。
2. 一般的“優先劣后”的形式,其實就是常用的采用杠桿的一種產品形式。
優先級資金優先獲得本金及約定的收益,劣后級資金承擔下跌的風險,并以自有資金為優先級的本金安全及約定收益做擔保,但是劣后級資金能夠獲得超過優先級約定收益以外的超額收益。簡單來講,就是優先級資金以一定的利率借錢給劣后級資金去做投資,做得好的收益歸劣后級,到了約定的期限及觸發條件,劣后級給優先級償還本金及約定的利率就行了。
3. 夾層結構產品,其實就是更復雜一點的“優先劣后”產品。
舉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把資金募集來源分成ABC三層,A層約定保本保收益,B層約定保本浮動收益,C層不保本不保收益,其中A拿固定收益,B與C按比例把超額收益部分進行分成,一般C承擔的風險大,會比B分得多一點。因此類產品結構比較復雜,其原理參照第1類產品,在此不深入剖析。
總結,就算
私募基金管理人有再多的方式來進行對資金的保本,也可能做到百分百無風險,所以法律才規定不能對私募基金進行保本宣傳,這也是對投資者的一種保護,但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通過以上的方式來確保投資帶來收益以及不會虧損本金,私募基金想要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一是需要優化風險控制,二是需要基金經理具有較強的投資能力。私募基金做的好的話,不僅能夠保本,甚至能取得超出預期的收益。
?